2007年開始創業的時候,沒有人脈、沒有知識、沒有錢… 對於台灣的創業生態一無所知,那時候我們很密集的參加各種創業聚會,也從創業者的network得到很多幫助。說實在的,那時候大家都很小,大的幫助不在於業務上的互相合作,而是做為公司的founder,可以認識其他的founder,一起交流大家都剛在學習的商業思維。那個時代,我們受到了台灣的資策會很大的幫助,除了很多聚會和競賽是資策會辦起來的之外,它還帶我們去海外參展和競賽。雖然已經隔了很久,但對於當初經濟部和資策會,投注資源培養台灣web2.0新創,還是深深感謝。
後來的這麼多年,我們大部份待在辦公室工作,台灣早期的founders認識不少,雖然自己也是新創,但對於這幾天的新創團隊,沒有那麼多的接觸。我們的圈子大部份是在台灣做了10年的公司(電商、社群、B2B…),對於最近這5年冒出來的新公司,尤其是新的AI/web3公司,認識非常有限。有些新創組織會offer一些當這些團隊mentor的機會,但我一個都不敢去,因為對這個領域的涉略實在太淺,不太能貢獻出什麼東西。 2個月前,知道了500 Global和TTA的這個計劃,覺得蠻有趣的,我們公司(PopChill)就去甄選報名了。這個計劃是5天的密集課程,大家關在一個小小空間上課+交流5天。也讓我一下認識了另外19間新創公司,這是參加這個program最大的收穫。其他創業者年紀大部份比我還要小很多,但是都帶著滿滿的熱情,在解決自己想解決的問題。辦活動的人,也是很辛苦的,台灣也真的很需要像500 Global這樣的組織,可以把新創團隊間的networking建立起來。
在日常工作中,我們常常會迷失在日常工作裡面,很快的,我們會忘記聽顧客的聲音、忘記好好想想自己的定位、忘記解決顧客的問題…尤其在成長壓大很大的時候,我們會急著想要有特效藥,那些很根本的問題,我們會放放得很後面,課程的內容過去大致聽過、想過、嘗試過,也曾經找過外部講師來之前的公司上課過,不過重要的,永遠都不在課程,而是在怎麼在日常運作中,仍讓團隊裡的大家,保持著對產品定位和顧客輪廓的清淅。創業的難永遠不是在理解這些知識性的內容,而是在這些內容得到一些啟發,然後真的建立出一個找到traction的好產品。 今年下半年,我們也開始了香港團隊的招募和市場拓展。我們忍不住就會想拿台灣的這一套套用在新的市場上,但另個聲音,又提醒我們在市場面前,我們要很謙卑,我們要常常記得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」、「舊的經驗沒有什麼是對的」、「舊的成功是包袱」、「舊的失敗也許值得再嘗試」…。人有慣性,要做到其實很難,比較好做到的方法,是走出去,真正到那個地方,就會發現一切很陌生,聽不懂大家的語言,不知道大家在想什麼,也不知道大家為什麼要到我們的平台上買賣東西。
參加500 Global的活動,我跟好幾個人說,這是我的夏令營。離開5天公司,認識一些新的朋友,去想想一些新的可能。然後吸收一下其他創業者的熱情,回來好好的工作。創業了幾年,雖然還在創業,但熱情常常會像水蒸氣一樣蒸發,看到很多創業者,真的好愛自己在做的事情,和改變這個世界的使命,那真的很讓人感動~~~ 那種眼神發生的熱情是騙不了人的,我希望我吸收了一些熱情後,也可以有這樣熱情傳播力。
500 Global的活動,我跟好幾個人說,這是我的夏令營,這個夏令營有個優點,是不用交錢,還有免費午餐、珍奶、紅豆餅…。離開5天公司,認識一些新的朋友,去想想一些新的可能。然後吸收一下其他創業者的熱情,回來好好的工作。這樣就值得了。
本文作者: 郭家齊Andy - PopChill co-founder Linkedin
IOS下載連結👉 https://reurl.cc/0E9g2M
Android下載連結👉 https://reurl.cc/a1L0NX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