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下一代電商的趨勢- 社群電商(Social Commerce)

已更新:2021年6月14日



Photo by Toa Heftiba on Unsplash


「Social Commerce」(社群電商)沒有標準的定義,如果你花些時間查一查,會發現每個地方的定義都不大一樣。但最基本的理論,是商業的銷售常常依附在人和人之間的關係,一個平台打了很多廣告說自己好棒棒,通常比不過你一個朋友告訴你它好棒棒,這是因為人和人之間的「信任」關係,遠比平台和你的「信任」關係強,原本你對這個平台的信任度很低,但現在透過一個信任度高的人推荐,你對平台的信任度就提升了。因此社群電商的基本精神,就是怎麼用「人」來補足信任感的不足,降低消費者的「交易成本」。


這個道理顯而易見,因此很多電商平台,都會有類似「referral program」,希望你去推荐新朋友加入,通常做了這件事後,你和你的新朋友可能都獲得一些優惠,這是靠社群的力量推荐。但這樣的平台的本質,其實並沒有和social有太大的關係,social可以視為一種平台行銷的手法,但並非平台銷售的核心,因此這比較「社群行銷」,並不是本文討論的social commerce。


還有一種大家常認知的「social」,其實本質更像「遊戲」,這種平台除了銷售的核心功能外,它可能附加了很多小遊戲,讓你可以每天來澆澆水、養養貓…甚至可以和其他網友做些互動,讓增加這個平台的娛樂性。同樣的,這些功能通常是這類電商平台的「外圍功能」,這些功能的目標是在增加消費者的黏度,我們可以把這些功能視為電商網站的「遊戲化」,這也不是本文討論的social。


那如果上面2種都不是,那還有什麼才算是真正的social commerce? 討論這個議題的時候,我比較想把它界定在「以人和人的關係為銷售主因」的電商平台。這個想法有點難懂,因為台灣幾乎看不到這樣的電商網站,台灣的消費者99%是看商品的價格、C/P值來做購買的選擇,賣家是誰? 賣家有什麼故事? 賣家和你有沒有共同點? 這些多半不在買家的考量範圍內。所以這邊我想描述的這種social commerce,是平台上先建立出人和人的關係(可能叫「朋友」、可能叫「追蹤」),然後大家再依著這個關係去推荐產品,進而產生銷售。


這也是這次我們選擇創業題目(拍拍圈 PopChill),我們很希望把「social commerce」的元素置入這個平台,因為閒置衣物的交易,是很需要信任感的,尤其對於價格不低的商品,我跟你買了這個東西,你看起來是不是個可以信任的人,可能和這個商品的樣子同等重要。如果平台之間的人與人交易,是要來自真實世界的互相認識的人,那這個平台就太狹礙,所以我們要建立人與人的關係,是真實世界不認識的人,但彼此因為喜好相同、穿搭風格相同、就讀同學校…而建立某種初步的信任關係,我們希望我們多數的交易,都是建立在某種人與人之間上述的弱連結之上,雖然是弱連結,但它帶來的信任感,已經比陌生人之間強了太多。


如果人與人這些連結,是交易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,而不是只是外圍的功能,那拍拍圈(PopChill)所形塑出來的網站品牌印象,就會和我們多數認知的電商平台很不一樣。這樣的社群電商在台灣有沒有存在的空間? 我們也不知道答案,所以我們很深入的研究美國一些網站結合「電商」+「社群」的案例,試著找出答案,例如在二手衣物電商Depop上,使用者的行為某種程度和IG很像,他們展現自我,他們追蹤別人,對賣家來說,他們不只在賣東西,他們也在展現自我,對買家來說,他們不只在買東西,他們也在尋找一些靈感和認同。當一個平台做到這樣,它究竟是「電商化的社群網站」,還是「社群化的電商網站」,也許兩者間也很模糊。但我們相信,這樣social commerce的概念,在未來幾年會變得越來越普及,不會也不該所有電商平台都變成如此,因為我們還是有快速買完東西的需要,但有一部份的電商平台該變成這樣,尤其當銷售的商品屬性需要更多「信任感」建立的情境。 轉載需知:

本文由「拍拍圈」(PopChill)原創,拍拍圈為2021年成立的「時尚社群電商」,賣家可將衣閒置衣物交易平櫃中的衣物變現,買家可以低價買到時尚品牌。拍拍圈(PopChill)於2021年6月成立團隊,預計平台於2021年11月上線。歡迎轉載本文,但請附上以下連結:

拍拍圈部落格 - https://blog.popchill.com

204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